圖為當時的銅仁北門一角。
1924年5月,由于四川軍閥楊森等部隊的進逼,賀龍遂率領三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有番號無戰(zhàn)馬)約6000余人,與熊克武、湯子模部由四川萬縣、酉陽、秀山、彭水經(jīng)貴州松桃向銅仁進發(fā)。當時,銅仁還是湘西鎮(zhèn)守使蔡鉅猷部的周鐵鞭團割據(jù)駐扎。當賀龍部進至距城4公里的清水塘時,前衛(wèi)部隊即小跑到達銅仁北門城外,周部守城士兵誤以為是自己的隊伍做早操回來,等到手中的槍被繳,才知道出了問題,要報告也來不及了。賀龍部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攻下了銅仁城,趕走了周鐵鞭,取締了苛捐雜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賀龍率部進城后,司令部設在第三聯(lián)合中學(舊址即現(xiàn)在地區(qū)文化局所在地),其余部隊分別駐萬壽宮(現(xiàn)三完小)、龍王廟(現(xiàn)市幼兒園)等地。由于賀龍同志治軍謹嚴,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群眾歡迎。
當時被軍閥蹂躪過的黔東各地,人民極端貧苦,加之匪患四起,路斷人稀。為了安定地方,使人民安居樂業(yè),賀龍便委任原商會會長王誠齋為銅仁縣縣長,召集商會整頓市場,禁伐森林,廢止苛捐雜稅,并派出部隊嚴靖各路匪患。賀龍所屬步二旅賀敦武在酉陽和松桃一帶剿匪時,招安了苗族首領龍正求。有個名叫楊毛崽的,是銅仁大江一帶的大土匪,在離城約10公里的五馬破槽和木弄一帶活動,自稱“保路隊”,明保暗搶,危害商業(yè)交通及旅客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賀龍便派出他身邊的手槍營活捉了楊毛崽,在城北校場壩槍斃示眾,受到人民稱贊。
銅仁歷來全憑一條直達湖南麻陽、辰溪、常德的錦江水路,交流物資,繁榮市場。因此,沿江兩岸就成了土匪盤踞搶劫的場所。在漾頭區(qū)的茅坡、九龍洞、罵龍溪一帶,有大土匪蠻老師(姓劉,系巫師),弄得船只不敢上下。賀龍派出部隊一一把他們鏟除掉,使商船暢通無阻,沿江人民莫不拍手稱快。在小江龍魚坡、橋溝一帶,又打跑了匪首李老九;在城南的望城坡及城東南的竹園莊、楊家壩又除掉了匪首長桿釣(湯和清)等,使銅仁四周的匪患基本肅清,城鄉(xiāng)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為了進一步壯大武裝力量,保護商行,暢通郵路,賀龍還通過王誠齋、羅達成及何荊丞等人的積極活動,于夏秋間收編了駐思州 (現(xiàn)岑鞏縣)的“滇黔聯(lián)軍”;思(州)、玉(屏)、石(阡)聯(lián)合保商團的四個營共2000多人,編為第一梯團。分扎于銅仁各交通沿線,執(zhí)行保商護郵任務。同時,還收編了駐天柱的羅統(tǒng)和部,從而使賀部增強了實力。為此,銅仁沿江而下的水路一直通往湖南晃縣、龍溪口等,省內思南、松桃等縣的陸路亦暢通無阻,油桐、培堿、紗布、鹽、煙等各種土特產(chǎn)品的航運腳力絡繹不絕,市場為之活躍,人民喜笑顏開。加之賀龍性格豪爽,平易近人,關心群眾疾苦,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得到銅仁廣大群眾以及商界和開明紳士的大力贊助。銅仁商會會長羅達成為首,印發(fā)了“銅仁商會當制錢壹串文”的鈔票為賀部籌集軍餉。為了補助賀龍部隊軍衣、軍餉之不足,商會曾組織各商號將大量的桐油等運往湖南沅陵出售,換來銀元和布匹支援賀龍部隊。
賀龍部在銅仁期間,正值依附美帝國主義的直系軍閥獨霸北京政權,美帝勢力有擴大之勢,引起日本帝國主義的不安,便挑起了奉皖兩系軍閥和直系軍閥的戰(zhàn)爭(即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正當雙方斗爭激烈進行時,馮玉祥率部從前線倒戈回北京,囚禁了曹錕,直系潰敗,奉系乘機進入華北,這時段祺瑞重新取得政權。根據(jù)這一事變,中國共產(chǎn)黨于1 924年號召召開國民會議,制定新法,建立民主共和國,上海、浙江、廣東、湖南、湖北等地相繼響應,隨即建立了國民議會,孫中山在中國共產(chǎn)黨支持下,決定到北京召開國民會議,宣傳革命,并發(fā)表“北上宣言”,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要求全國人民支持。賀龍聞訊,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積極支持“北上宣言”,遂于1924年9月,聯(lián)合熊克武、湯子模由銅仁出發(fā),經(jīng)馬腳巖(馬巖鄉(xiāng))、漾頭司(漾頭鄉(xiāng))向湖南挺進北伐。(碧江區(qū)紀委監(jiān)委 楊代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