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黨的群眾紀律 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關于《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群眾紀律修訂的重點內容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法規(guī)室
群眾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和處理黨群關系時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其本質要求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強調“對一切侵犯群眾合法權利的行為,對一切在侵犯群眾權益問題上漠然置之,、不聞不問的現(xiàn)象,,都必須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追責”,。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九章“對違反群眾紀律行為的處分”,,立足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完善群眾紀律有關規(guī)定,,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一是強化保障群眾利益,,助力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xiāng)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講究的就是一個“實”字,農村工作干部要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稐l例》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在鄉(xiāng)村振興領域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這次修訂,將原來的“扶貧領域”調整表述為“鄉(xiāng)村振興領域”,,一方面是為了適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必須在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中維護好發(fā)展好群眾切身利益,,對鄉(xiāng)村振興領域存在的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必須從嚴懲治,。黨員、干部要做到脫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jiān)管,,在服務“三農”工作,、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中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特別是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在鄉(xiāng)村振興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二是聚焦社會救助,維護民生公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條例》第一百二十四條充實在社會救助中優(yōu)親厚友,、明顯有失公平行為的處分規(guī)定,,著力促進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落到實處。社會救助是一項兜底線,、救急難,、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全面脫貧后,,我們黨著眼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兜底保障,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在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果黨員、干部在救濟,、補助工作中辦事不公,、優(yōu)親厚友、厚此薄彼,,將救濟,、補助款物作為“順水人情”、“關系保障”,,不但影響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還會使黨員、干部在群眾中失去公信力,,甚至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黨員、干部要正確處理公私關系,,把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群眾中去,,切實兜住民生底線,保障人民群眾公平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三是懲治慢作為,、假作為,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指出“有一些黨員、干部還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甚至是假作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將“慢作為,、假作為”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規(guī)定為需要問責的具體情形。此次修訂《條例》,,在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五項對“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作出處分規(guī)定的基礎上,充實完善了針對“慢作為,、假作為”等行為的處分規(guī)定,。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部分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積極性,、主動性不強,,遇到困難推拖繞,、解決問題“假大空”等現(xiàn)象,都是慢作為,、假作為的典型表現(xiàn),,折射出宗旨意識淡薄的深層“病理”。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急群眾之所急,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群眾紀律,堅持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用心用情做好涉及群眾的各項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