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的情況和你們宣傳的很像,,我有問題要給你們說”。楊大叔一大早就趕到村委會,,向巡察組反映問題,。
今年以來,為破解以往對村(社區(qū))黨組織巡察信訪量不足,、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石阡縣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方式方法,引導群眾參與巡察監(jiān)督,,精準發(fā)現并推動解決群眾關切的“小問題”,,贏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線上線下“雙公告”,,提升群眾知曉度
通過政府網站,、石阡電視臺、群眾微信群等線上平臺,,及時公布巡察組進駐信息和聯系方式,。同時,緊密結合村(社區(qū))實際,,積極探索淺顯易懂,、群眾樂于接受、便于參與,、務實管用的有效做法,,采用圖文并茂的漫畫宣傳、發(fā)放宣傳單,、村級“大喇叭”宣傳等方式,,切實將巡察聲音傳入千家萬戶,提升群眾知曉率,。
“這個宣傳畫可以嘞,,我曉得巡察組到底是管啥的了”“漫畫內容簡單明了,,上面還有聯系電話,方便我們反映問題......”泉都街道銀豐村委會黨務公開欄前,,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的圍著巡察宣傳海報議論,,對巡察工作性質、監(jiān)督內容有了更直接,、更真切的了解和認識,。
室內室外“兩會議”,提升群眾參與度
夜幕降臨,,花橋鎮(zhèn)坡背村委會院子燈火通明,、熱鬧非凡,一場巡察“院壩會”拉開了序幕,,巡察干部與群眾圍坐在一起,,促膝交流。
“我們的村醫(yī)在街上開藥店,,很少到村衛(wèi)生室,,藥物也很少”“我的土地租金被拖欠幾年了,問了很多次都沒得......”巡察組組員譚輝認真記錄著,,逐一列入問題清單,,作為組務會會商研判事項。
巡察是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只有依靠群眾才能巡深巡透巡出成效,。石阡縣堅持把發(fā)動群眾支持巡察、參與監(jiān)督作為提升村級巡察質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組織村支“兩委”及監(jiān)委成員,、“兩代表一委員”、村民代表等人員召開“堂屋會”的同時,,充分利用雨天,、夜晚等群眾閑暇時間,召開“院壩會”,,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詳細了解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賭點問題,廣泛收集群眾關切,。
今年以來,,各巡察組已累計召開巡察“院壩會”40余場次,群眾支持巡察,、參與監(jiān)督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接訪走訪“兩結合”,提升群眾滿意度
成立信訪工作組,,通過設置接訪室,、趕集天擺攤設點方式,,受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綜合分析問題收集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走訪,,通過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等符合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等方式,,與群眾面對面拉家常,、敘政策,找問題,、挖根源,。對群眾反映強烈、需及時解決且構不成問題線索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立行立改。
今年以來,,巡察組共走訪群眾471戶,,受理來電來信來訪107件,發(fā)現并推動“立行立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件,,羅培勛夫婦因冰雹災害受損的廚房得到及時修繕,,拖欠群眾的29.26萬元土地流轉金和勞務工資現場兌現,飲水安全工程管護更加有效......巡察干部用腳步和汗水,,推動解決了群眾的一件件憂心事,、煩心事,巡察聯系群眾橋梁紐帶功能更加凸顯,。(石阡縣委巡察辦 吳 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