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田海清與戰(zhàn)士們在一起,。
田海清,四川人,,1907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不久后入黨,,先后擔任紅三軍團排長,、連長,第三師九團團長,、紅七軍第二十一師代師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qū)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斗爭和贛州戰(zhàn)役。
1932年6月,,為了適應新的斗爭形勢需要,,湘贛軍區(qū)第四軍分區(qū)決定以江西崇義和上猶兩個縣的獨立團為基礎,成立獨立第12師,,全師一千多人,,任命葉長庚為師長,田海清擔任35團團長,。
獨立12師成立后,,打了一系列的勝仗,1932年11月,,在部隊轉戰(zhàn)過程中,,由于師長葉長庚突然患上了瘧疾,無法跟隨部隊行動,,此時敵人圍剿正急,,為此,軍區(qū)批準師長離隊休養(yǎng),,師長一職由35團團長田海清代理,。
1934年8月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最危急的時刻,奉上級命令,,紅六軍團兩個師6個團共計9700余人,,作為紅軍長征先遣隊從湘贛根據地突圍西征。一個多月后,,先頭部隊進入貴州石阡的甘溪一帶,,遭遇桂軍主力伏擊,戰(zhàn)斗即刻打響,,紅軍部隊被截為三段,,首尾不能相顧。
面對敵強我弱,,整個軍團又被截為幾段,,陷入湘桂黔3個省敵軍24個團重圍的不利局面,,經過重新部署,軍團首長命令部隊分頭突圍轉戰(zhàn),,前期為整個隊伍先鋒的紅52團,,田海清率800多名紅軍戰(zhàn)士斷后,目的是拖住全部敵軍和地方民團,,保衛(wèi)軍團指揮部的安全,。
田海清率部經過激烈戰(zhàn)斗和艱苦轉戰(zhàn),抵達龍?zhí)林旒覊�,,準備從板橋渡石阡河去印江,,不料被敵軍先抵板橋設防,不得不轉移到地勢險峻的困牛山,。
困牛山一面臨河,,兩面懸崖峽谷,四周高山包圍,,地形險惡,。由于地形不熟,加上途中部分紅軍誤食桐油,,行走不便,,又怕誤傷被裹挾在敵軍中的百姓,紅軍不便展開戰(zhàn)斗,。緊急中,,紅軍從陡壁荊叢中逐個下營盤垴到三步跳,沿河溝突圍,,夜宿蒙人灣和老君山,。
此時,敵軍不斷增援,,對紅52團形成合圍之勢,,這天下午,紅52團在虎井溝約500米長一段進行頑強抵抗,,許多戰(zhàn)士彈盡糧絕寧愿殉難,,紅18師52團困牛山陷入敵軍層層包圍中,田海清率領的100余紅軍奮勇阻擊,,直至彈盡糧絕,,最終集體跳崖,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英雄贊歌,!
在今天龍?zhí)伶?zhèn)困牛山村趙家山組的一側,,建設有一座高10.5米,底座長9米、寬3米,,呈火炬狀的巨大紀念碑,上面寫著“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高碑主體右為紅六軍團軍旗,左為困牛山,,旗與山融為一體成豐碑,。碑座下方,刻有“千秋功績在,,碑樹人心中”“名垂青史,,光照后人”“長征英烈,永垂銘記”等字樣,。
困牛山紀念碑處,,還有紅軍烈士安葬地,每一年都有很多群眾自發(fā)來到這里祭掃,,栽種下的十幾株常青樹如今枝繁葉茂,。
歷史的烽煙已經遠去和消失,田海清,,這位起起伏伏的英雄團長,,在面對困牛山黑壓壓的敵軍包圍過來,他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紅六軍團西征突圍,,為了不當敵人的俘虜,毅然選擇為革命事業(yè)而英勇獻身,,這位絲毫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紅軍英雄團長,,許多后人都對他深切懷念,由衷敬佩和贊嘆,。(石阡縣紀委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