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秧雞董革命烈士公墓。
秧雞董革命烈士公墓位于銅仁市碧江區(qū)壩黃鎮(zhèn)官莊村,于1990年6月開始修建,1990年10月24日竣工。
1949年12月19日,剛住進江口縣城不到十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補訓師警備二團一營三連、二營五連得到情報,潰退在江口苗王坡(德旺坡)匪首高竹梅糾集土匪三千多人要攻打江口,因敵眾我寡,為保存實力,部隊向銅仁方向轉(zhuǎn)移。
1949年12月20日,部隊及地方干部到壩盤學校稍作休整時與土匪發(fā)生激戰(zhàn),縣委書記孫建勛、縣長田白玉、三連江連長、五連李連長立即組織部隊用火力阻擊土匪,一邊組織部隊向銅仁方向轉(zhuǎn)移,在戰(zhàn)斗中,江亦濤連長不幸被土匪的子彈打中腰部,受了重傷,戰(zhàn)士們輪流抬著身負重傷的江連長淌過邦家河、上雞雪灣、下趙家坡、經(jīng)大溪、馬屁股、小同巖,由于路線不熟,又無向?qū)罚吡艘粋晚上。
1949年12月21日,部隊來到官莊村余家坪坳口上,請農(nóng)民德拉子(混名)作向?qū)В虻吕硬恍⌒谋┞读诵熊娐肪,壩黃偽區(qū)長徐德仁糾集貴州保安司令部獨立第六團廖云魁部和各股土匪一千九百多人從馬頸坳、坪垅大灣、龍井坡三面圍、追、堵、截解放軍。在馬頸坳王靈官拐彎處我軍尖兵班與埋伏的土匪相遇,雙方同時開槍射擊,戰(zhàn)斗打響,戰(zhàn)士丁汝盛、林天信當場犧牲。后續(xù)部隊聽到槍聲后,立即搶占了馬頸坳墳地和秧雞董,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指揮員一邊帶領(lǐng)戰(zhàn)士英勇打擊土匪,一邊安排幾個戰(zhàn)士把身負重傷的江亦濤連長抬到白果樹楊恩秀家里搶救,江連長由于流血過多,光榮犧牲。戰(zhàn)斗從上午十點一直打到黃昏,共擊斃土匪二十余人。由于我軍人數(shù)、彈藥有限,所處地形與我軍極為不利,久拖下去有全部犧牲的可能,為了保存實力,減少傷亡,在指揮員的安排下,部隊分批撤出了馬頸坳、秧雞董,沿著潘家坉、壩子溪、高壩田,經(jīng)棉花坪、桐木坪、卜口、謝橋先后到達銅仁。
在撤出馬頸坳、秧雞董陣地后,部分戰(zhàn)士走散掉隊,與部隊失去了聯(lián)系,由于地形,路線不熟,遭到土匪圍、追、堵、截,先后在塘邊、木弄紅董等地慘遭土匪殺害。群眾為了緬懷解放軍烈士遺志,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打擊土匪,為民除害,過上幸福的日子,自發(fā)地在大灣、白果、塘邊等地安葬解放軍烈士,并立碑紀念。
1990年6月秧雞董革命烈士公墓開始修建,于1990年10月24日竣工,竣工當日從大灣、白果、塘邊等地將四個革命烈士墳?zāi)惯w入。
如今,每年的春節(jié)、清明節(jié),都有當?shù)厝罕娨约版?zhèn)屬各單位干部職工以及中小學師生來到革命烈士公墓前祭奠英靈。(碧江區(qū)紀委監(jiān)委 單鵬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