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
為打破敵人10余日的圍追堵截,紅十八師五十二團800余人在師長龍云和團長田海清率領下,,擔負起掩護紅六軍團主力突圍的重任,,繼而,與湘黔之圍敵和地方民團激戰(zhàn),,發(fā)生了悲壯的困牛山戰(zhàn)斗……
1934年10月15日,,紅六軍團主力過跳蹲河進入石阡的川巖壩,沿桐梓坪,、川硐,、十二山梁子、朱家壩一線前行,,準備宿營板橋,,擬渡石阡河去印江與紅三軍會合。前衛(wèi)五十二團行進至板橋附件即遇敵阻,,速據(jù)守茅壩,,與駐守板橋的黔敵李成章部和湘敵第五十五旅劉建文團交戰(zhàn)。主力則夜宿龍?zhí)恋闹旒覊�,、董家槽,、核桃灣、甘家寨一帶,,并設警于十二山梁子的螃蟹井,、潘家溝等處。黔敵萬式炯部和獨立第三十二旅胡達部分別由龍洞和石阡縣城前往龍?zhí)羾�,,黔敵王天錫第五,、六、十三團和柏輝章部也趕赴龍?zhí)翑r截,紅軍陷入了湘黔敵軍和地方民團包圍之中,。紅六軍團決定突圍南撤葛榮再進甘溪,,跨過石鎮(zhèn)大道出石阡。令擔任前衛(wèi)的紅十八師五十二團改為后衛(wèi),,師長龍云和團長田海清率五十二團800余人承擔掩護任務,,阻擊敵人。
10月16日拂曉,,金國禮等帶路,,軍團主力從朱家壩南撤,沿核桃灣,、關口,、晏家灣、柏楊寨,、二塘,、葛榮一線前進,17日重抵甘溪,。后衛(wèi)五十二團在朱家壩一帶完成掩護任務后,,也向葛榮、甘溪方向轉(zhuǎn)移,,跟進軍團主力,。16日中午,行至地處十字路口的關口大田處,,遭到增援的湘黔敵軍迫擊炮,、機槍的猛烈攻擊以及民團的穿插伏擊,截斷了五十二團同軍團主力的通道,。此時,,軍團主力剛過,相距僅約2里,。為拖住敵軍,,保證軍團主力順利南撤,紅五十二團作出了暴露自己,,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的決策,在突破關口后立即改道向西去川巖壩困牛山的大路,,成功地將大部敵軍引向了困牛山。
紅五十二團突破關口,,兵分三路:一路(30多人)沿主力方向前進,;一路(大部分)經(jīng)十二山梁子、楠木窩,、孫家山等處上困牛山,;一路經(jīng)鄢家菁,、溜沙坡、十二山梁子,、老鷹溝,、川巖溝、紅籽坳,、干河溝,、水井坡等上困牛山。在關口大田被截斷的另一部分紅軍,,退回核桃灣后,,部分沿思南塘頭的大路前進,部分翻過螃蟹井,,與設警于螃蟹井和潘家溝的紅軍一起,,經(jīng)老鷹溝從川巖壩上困牛山。幾路紅軍上困牛山后,,沿山梁子向西南方向前進,,準備走老君山、晏家灣去葛榮跟上軍團主力,。
紅五十二團在關口大田突破堵截,,改走困牛山后,湘敵唐伯寅,、胡達部以及龍?zhí)撩駡F以為發(fā)現(xiàn)主力,,緊追不舍,前敵柏輝章,、王天錫部也分別在晏家灣,、甘溪槽一線攔截,思南三間地周光榮民團趕去熊洞坡,,憑借黑灘河峽谷阻擊紅軍,。這樣,圍追堵截之敵全被紅五十二團拖住,,400余名紅軍陷入了困牛山重圍,。
困牛山一面臨河,兩面懸崖峽谷,,四周高山包圍,,地形險惡。是川巖壩南去晏家灣到葛榮,、白沙的必經(jīng)之地,。由于地形不熟,途中部分紅軍誤食桐油拉肚子,又怕誤傷被裹脅在敵軍中的百姓,,致使紅軍不便展開戰(zhàn)斗,。師長龍云帶200多紅軍戰(zhàn)士從陡壁荊叢中逐個下營盤垴到三步跳,順河溝突圍,,當夜在蒙人灣和老君山半山腰宿營,。斷后的100多名紅軍在鼎罐堡展開阻擊戰(zhàn),敵人不斷向紅軍下壓,,16日下午約4時,,在虎井溝約500米長一段,紅軍寡不敵眾,,許多戰(zhàn)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寧愿殉難,不愿當俘虜,,集體跳崖,,壯烈犧牲。紅五十二團團長田海清在激戰(zhàn)中陣亡,。有20余名紅軍趁夜色突圍,,分別經(jīng)謝家坡、干田灣,、觀音寺等地去晏家灣,,朝軍團主力方向前行。
紅五十二團在困牛山與敵激戰(zhàn)中“沖鋒十余次,,全用肉搏”,,場面慘烈,“戰(zhàn)士們英勇頑強,,與敵奮戰(zhàn)幾晝夜,,終因眾寡懸殊,最后彈盡糧絕,,失�,。ㄎ茨艽蛲藬橙耍�”。從全局上看,,雖然全團“浴血奮戰(zhàn)三晝夜,,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受到了慘重損失,。”但拖住了大部圍追堵截之敵,確保了紅六軍團主力南撤途中安全,,轉(zhuǎn)移成功,,得以前行至印江與紅三軍勝利會師,。困牛山戰(zhàn)斗是紅六軍團長征史上悲壯的戰(zhàn)斗之一,,紅軍戰(zhàn)士集體跳崖壯舉,,驚天地,泣鬼神,,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為革命英勇犧牲的一塊不朽的豐碑,。(銅仁市沿河自治縣紀委縣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