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要聞
-
黨風廉政要聞
涵養(yǎng)大氣,積聚福氣
時間:2020-07-26 11:39:55
點擊:
大氣,是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它既是為人處事的風范,又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大氣的人,成熟寬厚、沉穩(wěn)從容,令人心折。
大氣之人,對事超脫
人生在世,猝不及防的打擊,始料未及的挫折,從天而降的好處,唾手可得的利益,時有發(fā)生。
蘇軾以他獨特的超脫,擺脫了命運的捉弄。從一個銳利傲慢的少年,成長為一代文豪大師。被貶黃州,遠離廟堂,仕途幾乎斷送之際,他救助棄嬰,力圖改變民俗。被貶惠州,偏僻荒涼,他改良農(nóng)具,于鄉(xiāng)野間為百姓做實事。被貶海南,置于文化沙漠,他抄書育人,為海南開一方文脈。
凡有陰影,皆因陽光。拿破侖說:“每種逆境都含有等量成功的種子。”事情發(fā)生就發(fā)生了,沉溺其中只能讓人沉淪頹廢、一蹶不振。
所謂大氣,就是處世自然和諧,不急躁、不懈怠,當進則進、當退則退。凡事思考充足,立即付諸行動,因勢利導才能乘風破浪。
大氣之人,待人和氣
管仲曾言: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臉,就是他的風水。臉色的善與惡,左右了人生的吉與兇。
北宋名相呂蒙正,為人厚道寬容,剛升遷副宰相,進入朝堂時,有人在簾內(nèi)指著他取笑道:“這小子也能來參政啊!”呂蒙面不改色,依舊談笑自如。與他同行之人按捺不住脾氣,想要揪出此人,卻被呂蒙正制止了。呂蒙正說:“若知道那人姓名,就會終生不忘,既然如此,還是算了。”
大氣的人,得理亦饒人,既避免了沖突,又周全了品格。對待他人一團和氣,保持低調(diào)隨和之心,看似忍讓,實則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平添運氣。
大氣之人,光而不耀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逞已見的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達不成顯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做不了眾人之長。越是大氣的人,越深諳這個道理。
孔子周游列國時,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求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肯讓道。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么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所謂大氣,不是半瓶子水晃蕩的趾高氣揚,而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煹墓Ь粗t卑;不是與人相處時的驕矜浮夸,而是待人接物的莊重得體。
大氣之人,端莊厚重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一生沒做過官,更沒有位極人臣的權(quán)力。但在曾玉屏的家鄉(xiāng),鄰里發(fā)生糾紛時,都愿意找他調(diào)解,而曾玉屏往往說一不二,人們也都心服口服。這種權(quán)威從何而來呢?
曾國藩說,是因為祖父平日里的品性、舉止,賦予他一種值得倚重的影響力。曾國藩學到了祖父這一品質(zhì),做事穩(wěn)妥、有條有理。在朝廷他一向分得清輕重緩急,領兵打仗更是慎重縝密。
思想家呂坤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zhì),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zhì),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zhì)。”所以有人說,做事要找靠譜的人,聰明的人只能聊聊天。
《道德經(jīng)》上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大氣的人,不是無原則、無氣節(jié),而是小事不掛懷。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胸如大海,便可藏真納善。
本文鏈接:http://mmshw.com/html/2020/dangfenglianzhengyaowen_0726/1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