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載于2020年6月29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版
日前,貴州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了一批對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不力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銅仁市碧江區(qū)壩黃鎮(zhèn)負責牽頭核實整改的副鎮(zhèn)長吳遠旺,,面對巡視轉辦的信訪件,不僅未詳細核實資金使用的真實情況,,甚至僅憑目測、估算,、聽取口頭陳述,,便認定“差不多”,回復不存在相關問題,。因整改不力加上其他違紀行為,,“差不多”副鎮(zhèn)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用“差不多”心態(tài)解決巡視反饋問題,,對整改要求敷衍,、應付,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樣大而化之、敷衍了事得出的調查結果與事件真相大相徑庭——危房改造實際只開支1.14萬元,,而建檔立卡貧困戶二級危房改造的補貼標準是1.5萬元,,剩余的3600元資金被村委會主任盧繼權占為己有。吳遠旺以為的“差不多”其實差很多,,這不僅是敷衍老百姓,,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是糊弄組織,,影響黨的政策貫徹落實,,最終受到黨紀嚴懲。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胡適在《差不多先生傳》中塑造了一個“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差不多先生,對當時社會處事不認真,、不追求更高境界的“差不多哲學”予以辛辣諷刺,。在今天的黨員干部中,這種“差不多”心態(tài)依然占據(jù)一定市場,。落實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不求干得盡善盡美,而是弄個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學習黨中央最新精神,,淺嘗輒止、不求甚解,,把文件浮光掠影看一看,、翻一翻,就當成學懂弄通了,;基層調研,,不是帶著問題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真正發(fā)現(xiàn)老百姓的“難點”問題,,而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如此得過且過,,是對人民群眾、對黨的事業(yè)的嚴重不負責任,。如果黨員干部都用這種浮皮潦草的“差不多”對待工作,、應付群眾,累積在一起要打多少折扣,?
其實道理十分淺顯,,大多數(shù)人都懂得其中的利弊。部分黨員干部仍然抱有“差不多”心態(tài),,說到底還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的緣故。今年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最后一年,,也是決勝的關鍵一年,。黨員干部要堅決摒棄得過且過的消極心態(tài),樹立高度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不折不扣完成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用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題,。(李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