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屋里涼快,趕緊進來喝瓶水休息一下。”7月3日,銅仁市沿河自治縣中寨鎮(zhèn)大宅村,烈日炎炎,市紀委干部陳林帶著幫扶干部們揮灑著汗水清理環(huán)境衛(wèi)生,經(jīng)過大宅組時,被熱情群眾田維榮“攔”了下來。
“田哥子,你咋這么客氣哦?”
“今年你們?yōu)榇謇锢习傩兆隽四敲炊鄬嵤拢垡獙W會感恩呀,喝瓶水算啥?”田維榮轉身從家里搬出飲料遞給大家,還一邊打趣到,“需要我干啥就說一聲,絕對服從命令。”
大宅村新貌
村里人說,以前田維榮可不是這般態(tài)度。這兩年,他沒少和村干部、幫扶干部賭氣。過去別說熱情招呼,就算有干部走進他家里,他也不會有好臉色、好言語。
田維榮家育有三子,都在上大學,他身體有恙不能負重,掙錢供孩子上學的重任全靠妻子一人擔著。每年高額的教育支出,讓這個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有些捉襟見肘。
“咱是窮怕了,就盼著送孩子上學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按照國家政策標準,理應納入農村低保對象給予扶持,可啥優(yōu)惠政策都沒照顧到他家。田維榮寒心“積怨”后,總是和村里“對著干”。每次開群眾會他不參與,干部們找他做工作也不配合。
“這個村村情復雜,群眾工作不好做!”面對田維榮此類的事例,部分干部也怕得罪人,索性敷衍了之。久而久之,大宅村因群眾信任度低,干部作風不實等原因,導致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推進緩慢。
銅仁市紀委監(jiān)委第七紀檢監(jiān)察組專職紀檢監(jiān)察員陳林(右二)在大宅組村民田維榮家走訪
今年3月中旬,為助力沿河向深度貧困發(fā)起總攻,銅仁市紀委監(jiān)委選派優(yōu)秀干部到中寨鎮(zhèn)掛牌督戰(zhàn)。第七紀檢監(jiān)察組專職紀檢監(jiān)察員陳林來到大宅村,擔任督戰(zhàn)組組長。
剛到大宅村,幾個現(xiàn)象讓陳林驚訝:到村第二天,市駐縣督戰(zhàn)組來村檢查,一連提了幾個問題,全村干部竟沒人答得上來;交待一干部三次急辦的事,當時滿口答應,但過后就是不落實;在與村民組長見面會上,群眾對過去少數(shù)干部不良作風深惡痛絕……
群眾參與村子建設
“脫貧攻堅,干部傾力作為是關鍵,我們都懶散懈怠,不把群眾工作當回事,怎么帶著鄉(xiāng)親脫貧?”陳林決定從整頓隊伍開始,先把干部的精氣神提起來,讓群眾看到駐村工作隊是一股決心改變大宅的力量,重塑干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
按照交叉兼職、既督又戰(zhàn)的方法,大宅村成立領導小組及6個工作組,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爭分奪秒;同時采取“約談、問責、召回”三個一批整治手段,和“提拔、改行、調動”三個一批激勵手段,提振干部精氣神。憑此“兩招”,干部隊伍精神煥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由此空前高漲。
大宅村口香花滿徑
通過仔細分析,田維榮家的情況屬于漏評戶,攻堅隊不僅把將他家納入低保,當即安排人解決他家"三改兩化",還當場捐助他家500元,并表態(tài)結對幫扶他家一年。
攻堅隊督轉干部作風,戰(zhàn)當脫貧先鋒,讓群眾敢于反映問題。
“陳書記,村里占用我家地明明是修垃圾場,攻堅隊干部為什么騙我說用來種辣椒?”
“書記,我家明明交了養(yǎng)老保險,村里面為什么說沒交?”
隨著駐村工作時間越長,陳林接到群眾打來反應問題的電話就越多。
大宅村民茶山務工
“我們開群眾會,請大家到村委會來,集中解答和處理。”今年6月,陳林從沿河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請來記者,開展直面問題立行立改電視直播會。
“大家要講團結、講良心、講感恩,有啥問題就提,但必須實事求是,我們妥善處理。”直播會上,陳林讓大家積極提問。
“我對個別干部不滿意,明明是村里垃圾中轉站占了我家地,卻給我講是每畝每年500元租用我家的地種辣梀”。面對攝像鏡頭,剛從外地趕來的村民田維金搶過話筒激動地反映。
面對問題,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付剛答復:“村里占用你家的土地,我們一定按照國家補償標準補助給您。”
電視直播會上,該村脫貧攻堅指揮部一正三副指揮長及下設六個工作組長耐心、細致、誠懇解答群眾訴求,付剛代表全體黨員干部就過去少數(shù)干部的不良作風問題向村民公開道歉。
次日,電話哄騙田維金的干部受到嚴肅批評,田維金如愿拿到了村集體占用他家130平方米土地補償金8600元。
直面問題,立行立改。今年來,督戰(zhàn)組聚焦群眾訴求,共召開16場次干群院壩座談會,一一處置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整村逐戶解決因學因病因殘導致貧困和收入不達標等問題,涉及102戶298人。并投入300萬元解決住房類205個問題、改造大宅小學、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
大宅村人居環(huán)境煥然一新
督促是手段,戰(zhàn)貧是目的。在攻堅隊的共同努力下,大宅村進村公路擴寬至5.5米以上,通組公路全部綠化,連戶路全部硬化,庭院全部亮化;在1800余畝茶園間貫通柏油產(chǎn)業(yè)路,新建白茶加工廠;新建年出欄1.2萬頭的養(yǎng)豬場即將投用;創(chuàng)建村集體組織+基地+合作社+農戶發(fā)展模式,讓白茶、油茶、黃桃等致富產(chǎn)業(yè)遍布山山嶺嶺,利益有效聯(lián)結139戶684人……
幾個月的督戰(zhàn),讓大宅村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保持脫貧攻堅加速度。茶山上群眾除草務工忙增收,村子里生豬養(yǎng)殖場忙建設,產(chǎn)業(yè)路、電等配套設施建設都在加足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