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印江自治縣紀檢監(jiān)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監(jiān)督
6月12日, 經(jīng)過雨水洗禮后的貴州省印江自治縣纏溪鎮(zhèn)下鋪子村蔬菜基地里,滿眼綠色,晶瑩剔透的水珠掛在葉尖上翠綠欲滴, “白菜、青菜、大蒜……”等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們忙碌期間,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然而,就是這樣一片綠意盎然的蔬菜基地,曾經(jīng)卻遭受了“蛀蟲”的侵害,在紀檢監(jiān)察干部的“呵護下”,背后暗藏著的腐敗行為得到懲治,如今,蔬菜基地綠色蔥蘢,成為了群眾的致富產(chǎn)業(yè)。
事情還得從2016年說起:
2016年11月初,一項20萬元蔬菜種植項目落戶纏溪鎮(zhèn)下鋪子村,全村老老少少很是高興,村民們紛紛流轉土地,信心十足,下鋪子村村支兩委更是上心,他們忙里忙外,從村主任柳某某、村支書祝某某到村會計楊某某,都是盡心盡職。
“為發(fā)展蔬菜產(chǎn)業(yè),我們村支兩委很給力,從項目爭取、到實施工程中都是他們的功勞……”
那段時間,村民們對下鋪子村村支兩委做的工作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然而,令全村村民沒想到的是,他們非常看好的村支兩委,卻由于利益熏心,貪欲作祟,打起了蔬菜種植項目專項扶貧資金20萬元的主意,呈現(xiàn)塌方式腐敗。
2017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下鋪子村村主任柳某某、村支書祝某某、村會計楊某某召開會議,原本研究蔬菜事宜的三人會,卻成了他們套取蔬菜種植項目資金的私分會。
會上,村主任柳某某提出從該村實施的20萬元蔬菜種植項目中提取3萬元予以私分,三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并明確了分工,柳某某負責提供采購相關大蒜種子、白菜、青菜以及購買化肥等相關票據(jù)資料,祝某某負責編制假資料。
由于早有預謀,在實施該項目過程中,他們順利地把蔬菜種植項目扶貧資金20萬元中提取3萬元進行了私分,陰謀得逞的他們,怎么也沒想到,一年后,他們不僅因此丟掉了“官帽”,還臭名遠揚。
2017年10月,在對下鋪子村的一次扶貧資金專項督察中,揪出了該村蔬菜基地里的“蛀蟲”,三人的違紀問題一一被揭露出來。
經(jīng)查,2017年1月至3月,纏溪鎮(zhèn)下鋪子村村主任柳某某、村支書祝某某以偽造虛假資料和虛開發(fā)票的方式,從纏溪鎮(zhèn)財政分局分3次套取了蔬菜種植項目扶貧資金20萬元后,伙同村會計楊某某私分30000元,其中柳某某1萬元、祝某某1萬元、楊某某1萬元。同時,三人還存在其他違紀行為。 2018年11月,下鋪子村村主任柳某某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按照程序辭去村主任職務;祝某某、楊某某均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免去所有職務。
“真沒想到,我們村支兩委竟貪污腐敗到如此地步……”
“查得好,多虧了縣紀委監(jiān)委的查處,要不是我們還一直被蒙在鼓里……”
案件被查出后,村民們對下鋪子村村支兩委的態(tài)度,由之前的贊嘆不已,迅速轉變?yōu)樵骱蓿麄冞@種塌方式腐敗,令人作嘔和不齒。
“下鋪子村村支兩委這種塌方式腐敗,是十八大以來村級查處的首例,它嚴重侵害了群眾的利益,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印江自治縣紀委監(jiān)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貪必查,小貪必懲 ,對侵害群眾利益的嚴懲不貸。
引以為戒。鎮(zhèn)、村兩級召開了警示教育會,并把此案作為一個典型,在全鎮(zhèn)進行了通報。同時,在全鎮(zhèn)各村開展了自查自糾,風險排查,做好后半篇文章。(印江縣紀委監(jiān)委 楊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