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段關于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教育局某副局長在接待群眾時出言不遜的視頻引發(fā)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認為,在狠抓黨員干部作風,、狠剎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當下,,這名干部“耍官威”的言行,實在令人反感,。
“耍官威”的做派與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格格不入,。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人們心目中合格的黨員干部形象,應該是親民,、愛民,、為民、利民的好干部,,他們一定會把百姓的疾苦掛在心頭,,認真盡責地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而不是端官架,、打官腔,、踱官步的“官老爺,、官奶奶”。態(tài)度蠻橫,、頤指氣使,、簡單粗暴的“耍官威”本質是官僚主義作風,是“官本位”思想作祟,、權力觀扭曲,、嚴重脫離群眾,令群眾不滿,,損害了黨員干部的形象,,也傷害了干部與群眾的魚水感情,影響了黨和國家好政策的落實,。作為黨和國家的干部,,沒有任何資格,也沒有任何權力去對老百姓“耍官威”,。權力是用來為人民辦事的,,而不是拿來抖威風的!
誠然,當前正值改革攻堅期,、經濟調整期、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許多矛盾和問題交織,群眾的訴求復雜多樣,,基層干部處在落實執(zhí)行黨和國家政策的末梢,,處在直接面對群眾、解決問題的一線,,工作繁瑣,、任務艱巨。群眾對有的政策或某些工作不清楚,、不明白甚至提出質疑,、詰難,都是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這考驗著每名干部的信念,、修養(yǎng)和智慧。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是簡單的作風問題,,而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做好群眾工作,,關鍵在于始終不忘人民立場,,加強服務意識,、公仆意識,要和群眾心貼心,、心連心,。還要練就為人民服務的真本領,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要認真耐心為群眾釋疑解惑,,用群眾語言、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工作,。尤其是一些直接對接,、聯系群眾的窗口單位、服務部門,,在面對難事,、雜事時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多替群眾著想,多聽群眾意見,,更要經得起群眾抱怨,,多從自己工作上找問題找原因,用真心真情,、真正的行動來贏得群眾的理解,、信任、支持,。
據媒體報道,,該副局長已被通報批評,她本人也將對來訪群眾道歉,,并作出深刻檢查,。這件事不但對其本人是極為深刻的教訓,也當引起廣大黨員干部警醒,。網絡時代,,黨員干部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必須時時自律,,嚴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時刻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結合實際,,抓住“關鍵少數”,,針對突出問題,精準施策,,靶向治療,,一抓到底,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持續(xù)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