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苗族盛裝,是苗族姑娘出嫁時的必備品。黔東南州臺江縣的苗族姑娘們利用冬季閑暇時光,聚在一起繡嫁衣。
冬至,黔東南州施秉縣境內苗族群眾利用這難得的農閑時節(jié),圍著田壩觀看斗牛,享受頭角碰撞間的驚心動魄。
《祭祀“勉王”》:“勉王即吳勉,元末明初五開洞(現黎平縣中潮鎮(zhèn)上黃村蘭洞侗寨)人,在促進侗族村寨和諧安定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為感懷吳勉為侗族同胞所作貢獻,當地群眾將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一日定為“勉王”歌節(jié),并舉行隆重祭祀活動。
赤水市開展了“寒冬送溫暖”活動。圖為黨員志愿者到農村老黨員家中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溫暖。
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黔南州惠水縣紀委干部在冬至這天為群眾送去溫暖舒適的床,并與群眾一起共度冬至,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你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把你當家人”。
冬至,又稱“冬節(jié)”、“賀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對黔西南州興義市的人民群眾來說,在冬至這天,沒有什么比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粉更好的事了。
冬至時節(jié),黔東南州榕江縣部分侗寨舉行侗年慶祝活動,全寨親朋好友相聚一堂,歡度佳節(jié)。
冬日里的陽光暖洋洋的,在銅仁印江自治縣板溪鎮(zhèn)小毛村村民們正忙著采摘黑木耳,享受著豐收的喜悅,臉上洋溢著幸福。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前夕,遵義赤水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到敬老院“送關愛”,與老人們一起嘮家常、包湯圓。
(遵義市、銅仁市、黔南州、黔東南州、黔西南州紀委監(jiān)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