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貴州檢查紀檢監(jiān)察工作時強調(diào),,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當好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護林員”,,以新面貌新氣象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作為一級紀委肩負著維護好黨員干部這片“樹木”和“森林”的健康,怎樣當好一名合格的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的“護林員”,,筆者有幾點粗淺的認識,。
管好整片森林,廉政教育是基礎(chǔ),。 在新的形勢下,,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思想,、工作狀況如何,,需要“護林員”認真開展分析、研究,,只有摸清整片“森林”的狀況,,及時掌握“蟲害”爆發(fā)趨勢,適時進行“鋤草”“施肥”等,,才能讓“護林”不留“真空”,。這就需要把平時的“管護”——廉政教育做實抓細,以關(guān)心愛護黨員干部,、“治病救人”作為執(zhí)紀監(jiān)督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結(jié)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用黨章黨規(guī)規(guī)范黨員行為,,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來強身“補鈣”,滋潤心靈,,像培植樹木那樣,,做到勤施肥、勤澆水,,使其增強自身活力,;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打“預防針”,使其增強“免疫力”,,防止受各種“病蟲害”的侵蝕和感染,。通過多層次,、全方位、全覆蓋的維護和滋養(yǎng),,確保黨員干部這片“森林”中的“樹木”達到根正,、樹直、林茂,,黨員整體素質(zhì),、言行符合黨員標準,為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的“山清水秀”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扶正部分歪樹,,咬耳扯袖是常態(tài)。認真踐行“四種形態(tài)”,,著力在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上下功夫,,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tài),。要隨時深入基層,,適時掌握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預防提醒,,讓約談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要像啄木鳥一樣,拿出看家本領(lǐng),,把森林守護好,,及早發(fā)現(xiàn)蟲子、及時啄出蟲子,,通過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抓早抓小,把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要按照黨規(guī)黨紀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七個有之”進行對照,,找準“病源”, 直擊“痛點”,, 防止“病蟲害”滋生,、蔓延,防止成為危害其他“樹木”的隱患,。
護好整片森林,,自身建設(shè)是關(guān)鍵,。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護林員”,,首先要確保自己“健康”,,否則不僅護不了“森林”,反而會感染其他“樹木”,。因此,紀檢干部要以更高的標準狠抓自身建設(shè),,帶頭加強個人修養(yǎng),,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要自覺凈化社交圈和生活圈,,少一些應酬,多花一些時間讀書,,不該交的朋友要堅決遠離,。真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贏得黨和群眾的信任,,維護好一片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銅仁科學院紀委書記 張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