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酒規(guī)矩” 樹立新風尚
——黨員干部違規(guī)飲酒問題透視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政府接待辦違規(guī)購買使用高檔酒水,,多名領導干部因此受到黨紀處分,;
北京市密云區(qū)委黨校違規(guī)購買使用高檔酒水,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趙金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
9月20日,中央紀委公開曝光五起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典型問題,。從曝光案例不難看出,,在高壓之下,仍有一些黨員干部對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在公務接待中違反紀律,。
常言道:“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深入人心,、作風建設不斷強化的今天,那些還徜徉在酒杯中無法自拔的黨員干部,,都該醒醒酒了,!
勾兌了個人私利,稀釋了干群深情
黑龍江省副省級干部付曉光恐怕沒有料到,,自己的政治生命會猝然斷送在幾杯“酒”上——
2013年7月,,付曉光帶領親屬前往鏡泊湖風景區(qū)旅游,接受當?shù)赜嘘P部門負責人公款宴請,,大量飲酒并造成陪酒人員“一死一傷”嚴重后果,。付曉光因此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由副省級降為正局級。
曾幾何時,,公務接待一度成為了“酒桌交際”,,可謂無酒不歡、無酒不成席,。有的干部即便喝得“一只手拿藥瓶,,一只手抓酒瓶”,也還是樂此不疲,,因為“不喝酒不辦事”“酒瓶就是水平,,酒風就是作風”等酒桌亞文化已被一些人奉為圭臬。
黨的十八大以來,,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糾正“四風”取得顯著成效,公務接待中的歪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但與此同時,,仍有一些人明知紀律規(guī)定,卻依然故我,,變著花樣頂風而上,。
“歪曲的酒文化為何難以根治?因為它曾一度成為一些地方的官場潛規(guī)則,,異化為官官之間,、官商之間勾兌感情、利益輸送的媒介,,而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廉潔自律的為政道德等在酒水的浸泡中逐漸扭曲。”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
安上“鐵夾板”,,緊上“螺絲扣”
“自2017年9月1日起,全省范圍內的公務活動,,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類,,一律不得飲用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的任何酒類,包括私人自帶的酒類,。”近日,,貴州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公務活動全面禁酒規(guī)定,,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一杯酒就是一個作風窗口。作為擁有多個知名白酒品牌的貴州省出臺這一“禁酒令”,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
據(jù)了解,早在2013年年底,,中辦,、國辦就印發(fā)了《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guī)定》,要求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
近年來,許多地方和部門陸續(xù)推出升級版的“禁酒令”,,對時間場合,、飲品種類等多個方面的限制進行了升級。例如,,從工作日午間不得飲酒,,擴大到工作日、工作時間不得飲酒,;除外事、招商引資等特殊情況經批準可飲酒外,,其他公務接待一律不準飲酒,;從不得提供高檔酒水,嚴格為不得飲用含酒精飲料或任何酒類,。
付曉光事件發(fā)生后不久,,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黑龍江省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明確公務接待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省級領導班子和省直單位公務接待中一律不允許飲酒”,。
在五糧液的生產地,有“中國酒都”之譽的四川省宜賓市,,300余家餐飲酒店前臺均設置了“廉潔提示牌”,,并附舉報電話,提醒黨員干部“勿鋪張浪費,、嚴禁私餐公請”,。如若發(fā)現(xiàn)公職人員違規(guī)飲酒的,一律先免職再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現(xiàn)實中一些黨員干部以接受商務宴請為名規(guī)避紀律規(guī)定的問題,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在此次通報中強調,,“嚴禁黨政機關的黨員和干部接受商務宴請,,嚴禁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和金融機構以商務接待名義宴請黨政機關黨員和干部”。這為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堵住制度漏洞提供了方向,。
酒精濃度降下去,,干部作風硬起來
有一件事,令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顧百文至今念念不忘,。
“我擔任望奎縣委書記期間,一個在省直部門擔任領導的大學校友到望奎縣檢查工作,。晚餐時我問他:‘個人拿酒行不行,?’他堅決不同意,就說按要求簡簡單單用餐,,‘我們要敘舊,,就趕什么時候清閑了,到自己家里,,吃自己家的菜,,喝自己家的酒,敘同學情,。’”
“這件事雖小,,但我真切地感受到新風正氣又回來了。”顧百文說,。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qū)副區(qū)長郭忠孝與顧百文有著相似的感受,。“現(xiàn)在‘不喝酒也能招好商’已是共識。‘在酒桌上增進情感’是虛的,,關鍵政府要依法依規(guī)辦事,、讓合同落地。”
隨著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各地“禁酒令”的陸續(xù)頒布和實施,,公務接待中的“酒規(guī)矩”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對黨員干部來說,,“惡醉強灌”的委屈少了,,“花天酒地”的風氣變了,餐桌上嗅不到的“酒精濃度”,,恰恰體現(xiàn)了干部執(zhí)行規(guī)定的“作風硬度”,。
“我們縣醫(yī)院體檢中心近幾年干部體檢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與飲酒有關的酒精肝,、脂肪肝等各類疾病比例明顯下降,,干部群體身體健康水平逐年上升。干部們擺脫了人情往來的束縛,,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調研了。”山東省臨邑縣一名干部告訴記者。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程文浩認為,,公務活動禁酒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出臺禁令只是第一步,但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必然會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形成新的風尚。(記者 何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