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guī)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土壤,。”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邁入新征程,離不開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
鞏固全面從嚴治黨成效的根本之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同時,,黨內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暴露出來,一些老問題有反彈回潮可能,,一些新問題又在形成,。比如,如何增強制度的執(zhí)行力和影響力,,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jiān)督提升為行動自覺;如何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推動管黨治黨從除垢到清源,、從革故到鼎新的根本轉變;如何把黨的建設重心從上向下傳遞,,把黨的建設成效從下向上匯集,,實現(xiàn)從“關鍵少數(shù)”到“最大多數(shù)”的拓展;如何破立并重,,堅持標本兼治,,推動管黨治黨由治標邁向治本,等等,。新形勢下,,進一步把我們黨建設好、建設強,,必須從黨內政治文化這一更深層次切入,,大力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使黨經受住“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始終成為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黨內政治文化重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tài)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黨內政治文化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標識。黨內政治文化的形成,,觸及黨的理想信念,、政治倫理和價值認同,事關整個管黨治黨體系的成熟與定型,。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肩負起這項政治責任,。一是抓好黨性教育。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底色是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要毫不放松加強黨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重品行,、正操守、養(yǎng)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二是抓好價值引領,。發(fā)揮黨內政治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引領作用,依靠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堅定和提高政治覺悟,。三是抓好選人用人。把黨內政治文化倡導和弘揚的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融入好干部標準,以選人用人的風清氣正換得政治生態(tài)的山清水秀,。四是抓好傳承創(chuàng)新,。我們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既要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篇大文章,又要弘揚革命文化,,大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兩手發(fā)力”,共同培育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政黨特征,,有著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
著力加強高校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必須旗幟鮮明地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下去,,充分發(fā)揮高校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院(系)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把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向自覺同我國發(fā)展現(xiàn)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自覺為人民服務,,為我們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要堅持用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引領廣大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中華基因,,堅定廣大師生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賦予立德樹人這個高校立身之本以時代靈魂,履行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使命,。要堅持用黨內政治文化帶動校園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推動形成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更好實現(xiàn)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焦揚)
——摘自《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