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約談常態(tài)化,,是組織對干部的提醒、糾錯常態(tài)化,。然而,,有些黨員干部卻把組織的提醒不當回事兒,知錯不改,、錯上加錯,,在亂紀違法的邪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撞得頭破血流只能“空悲切”,。
鎮(zhèn)寧縣某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就是這樣。清退違規(guī)發(fā)放的福利不力,,組織責令其牽頭抓整改,,他不當回事兒。違規(guī)公款吃喝,、超標準接待,組織讓其作出情況說明,,及時交代和改正錯誤,,他還是不當回事兒。結(jié)果在半年時間內(nèi),,先后被誡勉談話,、免去黨組書記和局長職務(wù)、給予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最終感慨“實在是不應(yīng)該啊,。”
確實不應(yīng)該!無論是責令整改問題,還是要求對有關(guān)情況作出說明,,都是組織對這位局長的提醒警告,,也是組織給的一次自悟自醒的機會。本意是讓其紅臉出汗,,深刻反思,,知錯就改,然而他卻對組織的“菩薩心腸”視若無睹,,不以為然,,既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shè)主體責任,,又不如實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企圖“蒙混過關(guān)”,,最終自吞苦果,。
組織對有“問題”的黨員干部及時提醒,旨在通過喚醒黨章黨規(guī)黨紀意識,,促其懸崖勒馬,、“回頭上岸”,實際上是對黨員干部的一種挽救和保護,。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卻認識不到組織的一片苦心,。有的認為,,組織談話就是故意找茬、小題大做,,把組織的提醒看成挑小刺,,甚至覺得是在訛人、整人,�,;菟h某單位“一把手”在接受組織約談之初,就曾滿懷怨氣指責組織沒有“人情味”,。也有的認為組織談話提醒就是“例行公事”,、無關(guān)緊要,因為掌握不到可靠的證據(jù),,只能對自己進行一些“不痛不癢”的規(guī)勸——其奈我何?納雍縣委原副書記,、縣長鄭成芳,在市委書記提醒后,,仍然不知警醒,,被組織立案審查前,還收受工程老板送的現(xiàn)金數(shù)十萬元,,最終落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完全是咎由自取。
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對組織的善意提醒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變著法子來敷衍、欺瞞,,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喪失、心中無黨、心中無紀,、心中無戒,,把對黨忠誠老實的要求置之腦后,把紀律規(guī)矩視作“紙老虎”“稻草人”,。要知道,,入了黨就是黨的人,黨和黨的紀律就始終和你在一起,。組織找你談話提醒,,不是沒事找事“管閑事”,也不是拿你沒辦法,,而是嚴肅的政治行為,,是組織讓你在是非對錯面前拿出態(tài)度,作出抉擇,。是反思悔過,、自我革新,重新取得黨的信任,,還是固執(zhí)錯誤,、越走越遠,最終墜入懸崖,、身敗名裂,,不同的選擇通向不同的人生。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越往后執(zhí)紀越嚴,。組織的提醒是嚴管,更是厚愛,。一聲聲勸誡,,就是一聲聲警鐘,體現(xiàn)的是“敲一下,、拉一把”的深意。每名黨員干部都要牢記,,不把組織的提醒當回事兒,,你就會攤上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