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整合資源,,采取一室多用的方式,充分利用道德講堂開展廉政黨課講座,。利用86個道德講堂,,在46個村(社區(qū)),40個單位,,共投入經費50余萬元,,開展黨課講座活動近300場(次),參與人數20000余人,。
強化廉政黨課宗旨,。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課內容以增強廉潔意識,、誠信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為重點,,著力推進廉潔自律,、行為規(guī)范、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全面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能力及公民道德素質,。
明確黨課活動主題,。以“道德講堂”為依托,定期對各講堂骨干進行培訓,,以“倡廉潔,、講文明·樹新風”為重點,圍繞“廉潔自律,、行為規(guī)范,、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結合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的先進人物事跡及推薦身邊的好人,找好廉政黨課視頻及人物先進事跡資料,,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調整活動內容,,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宣傳各類先進模范和時代楷模,。
設計黨課活動流程。結合道德講堂“五個一”的基本流程開展活動,。即:讀一篇廉潔從政的好文章;觀看一部模范先進事跡的短片,;授課老師講廉潔故事或邀請模范人物到現場與大家一起暢談,;誦讀一段中華經典名言或格言;開展一場討論,,大家交流感言,,各自談談在活動中收獲的心得體會。
更新黨課活動方式,。通過一室多用的方法擴大廉政黨課的覆蓋面,,在黨員活動室、會議室,、遠教室等群眾方便的場所設置“道德講堂”,,上廉政黨課。在基層更多的讓群眾說起來,,大家輪流當老師,,把各自好的故事、好想法說出來一起分享,。各單位,、部門、村(社區(qū))結合自身實際創(chuàng)新黨課活動,。
在學校,,結合德育課程及主題班會課開展“道德講堂”,在教師層面,,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上廉政黨課;在學生層面,,用一些少兒寓言故事,,小朋友們自己說說身邊看到的、聽到的好人,、好事的形式,。提高師生的廉潔意識和道德素質。
在基層,,利用宣講員及農村有威望的黨員和群眾來講課,,用拉家常的形式貼近群眾,用發(fā)生在基層、農村的新聞故事感染大家,,轉變大家,,增強群眾的廉潔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
在小區(qū),,利用公告欄,、格言警句宣傳;物管每月定期集中一次住戶,,請樓長或有威望的人講廉政故事,,及身邊的好人、好事及身邊的不文明行為,,還要讓戶主談談對本小區(qū)的建議,,談談身邊的優(yōu)秀小區(qū)的管理辦法,讓大家意識到文明創(chuàng)建需要攜手,,黨員干部八小時外需要大家監(jiān)督,。
在機關,利用每周的干部職工會議,,由領導或職工講述身邊廉潔自律及愛崗敬業(yè)等先進事跡,,談談個人的感受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落實,,使干部職工提高廉潔意識,、職業(yè)道德、個人品德等意識,。
在企業(yè),,選出優(yōu)秀員工講述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節(jié)儉清廉的先進事跡以及個人工作心得,,倡導員工要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清正廉潔,,努力為構建誠信企業(yè)、和諧社會做貢獻,。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廉政黨課活動,,增強了該區(qū)黨員干部職工、市民群眾,、師生的廉潔意識,,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凝聚民族力量,,進一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引導大家做一個講廉潔,、講責任、守規(guī)則,、有愛心,、知禮儀、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碧江區(qū)紀委 潘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