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10時,天氣微晴。印江縣新寨鄉(xiāng)新寨村蘭香茶廠二樓會議室,50余個位置座無虛席。一場別開生面的村務“發(fā)布會”正在這里拉開序幕。
開門見山曬政策
“今天全村黨員集中到這里”。村主任羅藝稍作停頓,環(huán)顧會場。“2015年度農(nóng)村危房改造指標已經(jīng)下來。我村得了12個。特請大家來評議。”開場白簡短而有力。
“在評議之前,我先向大家通報一個情況。”老支書陳倫勇接過話頭。“去年7.14水災,我村田昌芬等六戶群眾房屋受損毀。因情況緊急,村里先組織搶修,用2015年度農(nóng)村危改戶指標對損毀戶進行補助。當時村里面會議討論通過,有會議記錄為證。除去這六戶,今天拿出來評議的還有六個指標。”
“在指標下來之前,村支兩委對全村危房改造情況進行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羅家組陳大元等4戶家庭困難,房屋急需改造。村支兩委提出來,放在會上參與討論評議。”村會計陳正勇補充道。
“從最近幾年全村危改情況看。評議對象戶首先要符合政策條件。同時也要考慮對象戶的改造意愿和能力。”老支書陳倫勇作最后提醒。
開誠布公搞評議
危房改造指標數(shù)量、補貼標準等政策宣講結(jié)束,參會人員便開始討論起來。討論約兩分鐘后,會場重新歸于安靜。
“對于7.14受災的六戶指標,以前開會討論過,我沒有意見,完全贊成。”首先打破會場沉默的老黨員羅福屏。老人家已70多歲高齡,因手腕受傷較少出門。“對于其他幾戶,因為我身體不好很少出門,所以沒有發(fā)言權(quán)。”老人家的一席話幽默而又實際,很好的烘托了會場氣氛。她的開朗、豁達與實在,給駐村工作組留下了深刻印象。
“安華榮常年患病,房屋也急需改造。我提議安華榮家。”黨員張坤提議道。
“我提議羅三畏家。”黨員羅福安提議到。
“陳正順夫妻雙方都是智殘,生活困難,我提議他家。”會場有人提議到。
經(jīng)過提議,按緊急程度排序后,會議最后表決通過了李學明等12戶作為上報的最后危改戶名單。鑒于近年來部分對象戶改造意愿不強等問題,經(jīng)黨員鄒圣軍提議,增選了羅福山等3戶作為備選名單。
農(nóng)村危房改造戶評議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劃上了句號。
開眉展眼話小康
評議工作結(jié)束,會場開啟了自由發(fā)言模式。
羅福屏老人說,村里給她評過幾次低保,她都拒絕了。她說現(xiàn)在還能自力更生,不能給政府添麻煩。她還說,政府的救濟主要是雪中送炭,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要。參會人員無不為老人的高風亮節(jié)點贊。
黨員張長英說,她有個親戚條件也不好,但為了避嫌,幾次評議她都沒有提出來,怕大家覺得她利用黨員身份偏袒親戚。對于張長英的話,參會人員大多表示同感。但同時也認為,只要是符合政策條件的,都應該公平公正提出來,接收評議,這樣也是對黨員身份的一種責任。
會議最后,老支書陳倫勇借用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話作結(jié)。他說,現(xiàn)在國家隊農(nóng)村政策好,新寨村今年作為銅仁市紀委、水務局和工信委三個單位的幫扶,全村黨員要團結(jié)起來,抓住發(fā)展機遇奔小康。
村務“發(fā)布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jié)束。支書的話也說到了參會人員的心里。
后記:新寨村危房改造指標被“輕松”評議出來,這多少有點出乎駐村工作組的意料。評議能直面矛盾,氣氛卻不失活躍,完全沒有筆者想象中“批斗會”的痕跡。這其中的奧妙,無外乎“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其實老支書的話挑得很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想,他們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秤砣是咱老百姓,發(fā)布會的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場發(fā)布會給駐村工作組的最大啟示是:駐村工作,要為群眾代言!
(銅仁市紀委駐新寨村干部 李正權(quán))